-
關注1318贊(2)
-
張忠謀
- 行業:制造·加工
- 公司:臺積電
- 籍貫:浙江 寧波
- 職位:董事長
- 畢業: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碩士和斯坦福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
簡介:張忠謀,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創始人,現任臺積電董事長,人稱“芯片大王”。
履歷:
1931年生于浙江寧波。
1949年赴美國留學,先后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機械系碩士和斯坦福大學電機系博士學位。
27歲那年,作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碩士生,他與半導體開山鼻祖、英特爾公司創辦人摩爾同時踏入半導體業,與集成電路發明人杰克-科比同時進入美國德州儀器公司。
1972年,先后就任德州儀器公司副總栽和資深副總裁,是最早進入美國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層的華人。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很高的目標:爭做世界第一。
1985年,辭去在美國的高薪職位返回臺灣,受臺灣方面邀請出任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,為臺灣半導體業的崛起和產業升級貢獻卓著。
1986年,創建全球第一家專業代工公司——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,并迅速發展為臺灣半導體業的領頭羊。
因其在半導體業的突出貢獻,被美國媒體評為半導體業50年歷史上最有貢獻人士之一和全球最佳經理人之一。國際媒體稱他是“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”,而臺灣人則尊他為“半導體教父”,因為是他開創了半導體專業代工的先河。
臺積電CEO張忠謀閃電辭職 COO蔡力行接任
北京時間5月11日消息,臺積電本周二宣布,該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忠謀將辭去CEO一職,這一職務將由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長蔡力行兼任。此外,臺積電董事會副主席兼副CEO曾繁城也將辭去副CEO一職。張忠謀和曾繁城將繼續擔任臺積電董事會主席兼副主席,這一人事變動從今年7月1日起生效。
張忠謀今年73歲,他于1987年創建了臺積電,在業界有“臺灣半導體之父”的美稱。臺積電表示,從7月1日開始,張忠謀和曾繁城將不再參加臺積電的員工利潤分享計劃。張忠謀今后將繼續負責制定公司的發展方向,但公司的日常運營、企業戰略以及子公司將交由蔡力行管理。作為董事會副主席,曾繁城將負責協助張忠謀的工作,同時還將繼續擔任臺積電內地子公司創意電子的董事會主席。
臺積電副總裁兼首席財務長何麗梅在一份聲明中稱:“張博士(張忠謀)認為公司高級管理層的調整應當按照規劃分步實施,在這種哲學的指引下,他已經預先確定了臺積電未來幾年內的組織結構。張博士對公司的現狀非常滿意,他認為公司的管理層已經有能力承擔更重大的責任。因此,張博士提出對高級管理層進行調整,并獲得了董事會的支持。”
蔡力行于1989年加入臺積電,在公司擔任過不同的管理職位。在此之前,他曾經在惠普工作過8年的時間,擔任過研發項目經理、制造工程項目經理以及普通的技術人員。由于業績突出,蔡力行一直被視為張忠謀的接班人。
張忠謀是一個可以定義一個產業的人
在他之前,IC業沒有人在講代工,IC怎么代工啊?我幫你代工生產IC?沒有,所有的IC都是自己設廠自己做,Intel自己設立工廠,自己做IC,做芯片。可是張忠謀卻說,今后的方向,IC設計和IC制造分開,IC的品牌又與IC的設計以及IC的制造分開。我們今天看PC,PC的品牌、PC的設計和PC的制造已經開始分開了,PC制造是通過OEM,設計是ODM,比如IBM品牌,自己再拿去賣。可是他在15年前,就說IC也一樣,可以OEM。為什么IC的OEM可以生存?因為他生產、設備、投資下去之后,生產的良率、彈性、品質,都超過那些IC的設計商。“Intel設計一個CPU很厲害,但是生產CPU不厲害,我的成本是他的一半,我的品質比他的好兩倍,我可以幫你去代工。”張忠謀當初講這句話,在臺灣基本上沒有人相信,沒有遠見的人都不相信。
他這個人是可以定義一個產業的,是全世界一流的、最尖端的一個人物。為什么AMD可以跟Intel競爭?AMD比Intel錢少很多,但是AMD可以和Intel競爭,重要的就是有張忠謀這樣的人。因為AMD只要設計出好的產品就行,它與Intel比設計,張忠謀的臺積電和Intel比制造。Intel自己又要設計又要制造,設計和制造的人都要養起來,然后又要自己去投資生產,因為那個設備從留出經費、發出經費、賒出經費一直上去。現在AMD設計,臺積電為它制造,用制造和Intel拼。到最后,因為Intel的制造比臺積電貴兩倍,品質比別人差,所以Intel的制造就變成了Intel的包袱了。Intel的品牌是資產,設計是資產,但是Intel的制造是它的包袱;那AMD的設計也很好,臺積電的制造很便宜,所以就可以咬住Intel,打出自己的品牌,整個策略就是這樣形成的。張忠謀的臺積電價錢比Intel便宜這么多,公司的毛利還能達到50%。他定義了一個產業,救了整個臺灣島。臺灣現在最受世界注目的不是PC這個行業,而是IC這個行業。
創意的來源
張忠謀為什么可以做這樣的事,他的創意和遠見到底從哪里來?
他在內地念完高中去了臺灣,然后就去了美國,大學本科念的是哈佛大學,碩士上的是MIT麻省理工學院,博士讀的是斯坦福大學,全美國最好的三所學校都給他讀遍了。他自傳里有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,他說,在他讀的那么多書當中,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大一下學期所修的一門課——古典英美文學導讀。他說那時候他才剛剛到美國,英文還不太懂,就開始念英美古典文學,念莎士比亞、羅馬史詩、荷馬史詩,就好比一個外國人剛到中國,大學一年級就給他讀孟子、詩經一樣。所以他念得很辛苦。結果就是因為他修讀了這門課,給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,讓他產生了一種對人的關懷與關注。他認為這是他在整個求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課。后來我慢慢能夠體會到這句話了,因為喜歡文學的人右腦發達。
為什么念英美文學對他的影響特別深?這其中包含著一個大的道理。作為一位領導人物——領導也是人嘛,你對于人要特別有感情,要特別能夠被人感動,你才能夠去引導人。所以張忠謀特別能令人感動。他在臺積電是出名的嚴格,非常的嚴格。人家和他開會經常要帶著胃藥,因為幾個問題問下來,就會出一身冷汗,他會把報告“啪”地甩出去,自己撿。可是事實上他是一個右腦非常發達,對人特別有感覺、特別有感情的人。也只有右腦發達的人才會去念英美古典文學,才會那么容易感動,才會那么有感觸。所以我們要去訓練右腦,右腦容量的大小決定你是不是能成為領導者。記住我的這句話沒有錯,你是否能成為一個領導者,就看你的右腦;是否能成為一個管理者,就看你的左腦。